10月8日,恰逢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建院70周年。目前,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技術團隊在全國已率先完成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工作,并編制形成了《廣東省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成果報告》,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致敬建院70周年。
據了解,從2月份開始,廣東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工作。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迅速編制完成了《廣東省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操作細則》,進入調查階段后,又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技術團隊,分赴各市開展指導培訓,形成全省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數據庫,并編制形成《廣東省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成果報告》,廣東是第一個將成果數據遞交到國家林草局的省份。
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為廣東省農林廳林業局林野調查隊,是全國最早成立的林業調查規劃院之一。70年來,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完成了大量規劃、設計、勘察項目,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為廣東林業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區域生態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廣東林業歷經幾十年發展,綠色版圖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由30%提升到58.7%,森林面積從6900萬畝增加到1.58億畝,森林蓄積量增長到6.24億立方米,成為全國最“綠”省份之一,這些數字的背后,都離不開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的技術支撐和辛勤汗水。
森林資源調查是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的立院之本、發展之基。1952年,廣東省農林廳林業局林野調查隊正式成立,開始對廣東省內(包括海南島)的森林經理情況進行調查,開展了第一次全省性質的森林大“體檢”,首次編制出了廣東省森林資源清查成果。從1978年廣東連續清查體系正式建成以來,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每隔五年開展一次連續清查,對全省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進行摸查。今年8月,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出色完成了2022年度林草濕外業調查監測工作,歷時2個多月完成了全省1447個樣地調查監測工作,取得了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森林樣地調查進度排行第一、林草濕總體進度排行第二的佳績。70年來,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出色完成了各項調查任務,查清了廣東不同時期森林資源數量、質量及分布狀況,建立了全省林地“一張圖”,全面提高全省森林資源管理水平,為實現森林面積、蓄積“雙增”目標提供了基礎保障。
1963年,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首次承擔了廣東省飛機播種造林規劃設計工作,致力于為南粵大地增綠添彩。在全國率先研發了預制孔的號碼牌,實現了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采集的全程無紙化作業,推動林業資源監測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五年消滅荒山”、綠化廣東大行動,到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綠美廣東大行動等,廣東林勘人為廣東林業科學綠化持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與廣東省森林發展版圖“同呼吸”。
進入新時代,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將積極投身綠美廣東大行動中,以建設南粵秀美山川為目標,開展林草濕綜合監測、全省生態保護修復、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生態公益林建設、數字林業建設和以林長制為總抓手的現代林業治理體系建設規劃,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可視化技術與林草濕資源管理業務深度融合,用系統思維推動廣東林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