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ftp4l"><pre id="ftp4l"></pre></span>

      <tbody id="ftp4l"><track id="ftp4l"></track></tbody>
      1. <th id="ftp4l"><track id="ftp4l"><video id="ftp4l"></video></track></th>

        熱線電話:400-0558-538

        [東莞] 全力打造林業生態新高地

        羊城晚報
        2022-10-12
        閱讀次數:1092
        閱讀字體 【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層林初染。當前,醉人的秋色正在東莞市各大森林公園徐徐鋪就。與此同時,東莞進入森林高火險期,東莞市林業部門以林長制為抓手,推進林業資源保護的各項工作走深走實。

          林業資源是生態之基,財富之源。近年來,東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生態保護修復為主業、以林業資源管理為主責、以自然保護地體系為主陣地,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文化、生態惠民、生態安全,全力打造林業生態新高地,為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生態支撐。

          東莞的“綠色版圖”和“綠色服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質增效,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7.4%,全市21個森林公園年迎客逾2500萬人次。2022年8月,東莞市林業局獲評“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

        圖片

        東莞全面加強林業生態資源保護

          自然公園體系逐步完善

         

          年迎客逾2500萬人次

          10月的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群山環抱、寺宇巍峨、古樹參天、溪流潺潺,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市民旅游休閑的網紅景觀。

          “我們基本上有時間,都會過來跳舞。”今年70多歲的大嶺山鎮水朗村村民李阿姨經常與姐妹相邀來森林公園跳扇子舞。她說,小時候,那時的森林公園被叫作林場,她就曾跟父親來林場買過木材。后來,森林公園實行國營林場改革,不再砍樹,改為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樹木與日俱增,參天大樹隨處可見。公園還硬化了山路,建設了登山步道和星級公廁,“公園越來越像旅游景區,服務配套一天天完善”。

          這些變化與東莞市林業局大力推進自然公園體系建設分不開。近年來,東莞全市大力開展新一輪綠化東莞大行動,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率先完成場園合一、國有林場改革,統籌推進全域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2020年,東莞市首個省市共建森林公園——廣東九洞森林公園(銀瓶山森林公園樟木頭景區)順利開園。園內群峰崢嶸,飛瀑深潭,景觀雄奇,彩色林花開爭奇斗艷、落英繽紛,成為東莞市民群眾休閑打卡的好去處。而銀瓶山森林公園、大屏嶂森林公園、大嶺山森林公園等均是東莞各具特色、景觀優美的森林公園,受到市民青睞,年迎客逾2500萬人次,近年來先后獲評“廣東省四星級森林公園”、全國林業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全國十佳林場等榮譽稱號。目前,全市建設森林公園21個,濕地公園24個。

          未來,東莞市林業局將以市屬三大森林公園為抓手,引入國有和社會資本參與,通過開展限制社會車輛入園、升級改造和社會化運營停車場、運營接駁觀光車等系列措施推動森林公園交通品質提升。

        圖片

        市民在大嶺山森林公園茶山頂游玩

          自然教育有聲有色

          成生態惠民“新寵”

          自然公園是生態文明的載體,而自然教育則是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徑。2022年暑期,東莞市自然教育活動如火如荼,有聲有色。

          東莞市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像大嶺山森林公園的“夏夜尋光,探訪自然精靈——螢火蟲”自然教育公益活動以及大屏嶂森林公園舉辦的“探秘大自然的奧秘”自然教育活動,帶領市民認識動物的美好,了解植物的發展史,并制作自然環保手作,受到市民朋友的歡迎。

          近年來,東莞市林業局結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森林日”,組織銀瓶山森林公園、大嶺山森林公園、大屏嶂森林公園和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為社會大眾呈獻體驗式自然教育活動,還聯合市科協、市生態環境局舉辦“科普大講堂”生態文明主題科普講座,均吸引東莞市民踴躍報名參加。據統計,近年來,東莞市林業系統舉辦各類自然教育活動183場次,直接受眾近4萬人次,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獲評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第四批全國林業科普基地,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市植物園、大嶺山森林公園星野教育基地、銀瓶山森林公園、省樟木頭林場、大屏嶂森林公園被認定為省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成為生態惠民的“新寵”。

          接下來,東莞市林業部門將籌劃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繼續開展自然教育優秀公益課程評選和導師培訓,推進課程、導師體系逐步完善;同時,盡快出臺《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規范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的認定和管理。

          抓實抓牢森林防火

          筑牢“四大”防線

          每年入秋后,天干物燥,森林風險預警高掛,東莞都會迎來森林高火險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護好來之不易的林業生態資源,成為東莞林業部門頭等大事。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努力,東莞已經建成1035.41公里生物防火林帶,全市城鄉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森林生態承載力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森林防火工作年年做,年年重要。今年以來,東莞市以林長制為抓手,通過筑牢責任、組織、數智、宣傳等防線,全力推進當前森林防火工作。首先,通過督導檢查、簽發總林長令等方式,落實各級林長“三化”責任,構建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2022年4月,東莞市委書記、市第一林長肖亞非,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林長呂成蹊分別帶隊前往東城同沙生態公園和大嶺山森林公園,督導森林防火滅火工作。2022年5月、9月,肖亞非、呂成蹊先后簽發東莞市2022年第1號、第2號林長令,強調要抓實抓牢森林防滅火工作,要全面落實好林長制,壓實各方責任,構建黨委領導、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的責任體系,把防滅火責任落到每個區域、每片林、每個人。

          東莞還通過向組織要保障、向科技要戰斗力,建立多位一體的聯防聯保體系。一方面,完善區域聯防制度,成立市森林消防大隊,聯合多部門開展“五清”專項行動、野外火源治理專項行動,整改火災隱患336處,清理墳邊雜草1878處,排查錄入森林火災風險隱患點3975個。全市所有國有林場、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實現防火碼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另一方面,打造森林防火“數智”防線,建立森林公園治安與防火監控系統,開展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管理。


        廣東、江西、福建、上海、貴州、江蘇、浙江、北京、甘肅、安徽、陜西、四川、天津、湖北、遼寧、吉林、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海南

        杭迺懿  1348110971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2355746054


        廣西、云南、貴州、湖南

        陳業燕 13877180692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2355783338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西華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 桂ICP備15007906號-1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299號
        電話:0771-5553301    傳真:0771-5553302
        網址:www.homesofokanagan.com    郵箱:rosin@rosin-china.com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

            <span id="ftp4l"><pre id="ftp4l"></pre></span>

            <tbody id="ftp4l"><track id="ftp4l"></track></tbody>
            1. <th id="ftp4l"><track id="ftp4l"><video id="ftp4l"></video></track></th>